第三方質量鑒定機構 NB熱壓設備損壞原因鑒定案例
一、 設備損壞原因鑒定背景
東莞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11月向設備供應商購買了NB熱壓設備,用于導光板生產。設備交付后,運行狀態良好,產品合格率長期保持在98%以上。然而,2025年2月15日,設備突發故障:生產的產品出現暗影缺陷,導致全部為不合格品。該公司立即排查問題,發現事故源于員工向流水線故意投放碎導光板(尺寸約13mm×15mm)。公司管理人員迅速報案,設備被當地警方封存,并切換模具和產品型號嘗試修復,但問題依舊持續。公司認為設備質量問題或外部因素導致損失,因此與供應商產生糾紛,以產品責任糾紛為由,上訴至當地某。
二、 委托事項與機構受理
某為查明案件事實,委托第三方質量鑒定機構對涉案NB熱壓設備進行技術鑒定。委托事項包括:分析設備損壞原因、評估部件質量缺陷,以及驗證產品不合格的根源。質量鑒定中心作為獨立的第三方檢測機構,秉持客觀公正原則,正式受理了此項委托。機構依據《委托書》《熱壓機安裝后驗收報告》《設備維修保養記錄》及監控錄像等資料,組建*團隊展開全面調查。
三、 鑒定流程和方法
質量鑒定中心工程師通過嚴謹的現場勘驗、動態測試及技術測量流程,實施鑒定:
現場勘驗與動態測試
在警方及委托方見證下拆封設備,進行預熱、開機調試和模擬生產。運行中發現,上輥(關鍵接觸部件)表面粗糙度被破壞,導致導光板壓印時產生暗影缺陷。暗影位置一致(長度邊緣約75-100mm,寬度邊緣約25mm),且切換模具后問題未消除。
設備上輥損傷示意圖
部件質量問題分析
上輥存在明顯瑕疵,源于碎導光板嵌入(厚度標,達0.18mm以上,出公差±0.03mm),破壞表面精度。同時,模具對應損傷點(長度邊緣約85mm,寬度邊緣約25mm)與導光板壓痕位置匹配。
運行故障與性能測試
設備曾于2024年12月17日發生漏油,但保養后恢復;事故后,動態測試顯示產品合格率為零,暗影區由兩段不連續區域組成(長約25mm),性能嚴重不達標。
關鍵測量點說明
使用精密儀器測量導光板暗影尺寸(如寬度約15mm),證實損傷源統一。
四、 鑒定機構給出的鑒定結論
綜合現場勘驗、動態測試及技術測量結果,聯正質量鑒定中心給出結論:
涉案NB熱壓設備在熱壓導光板時,導光板上端面與上輥直接接觸,下端面與不銹鋼模具直接接觸,通過更換模具及產品型號,暗區仍然存在且相對位置不變,由此可以判斷碎導光板的投放破壞上輥的表面粗糙度,使上輥表面出現質量問題,影響設備的精度,導致上輥表面壓傷后在產品上留下痕跡,產生不合格品上面的暗影。
通過勘查派出所封存的證物發現:導光板上暗區位置與模具損傷的位置及導光板(證物)被壓壞的位置一致,可以確定導光板(證物)損壞、模具損壞及上輥損傷壓在產品上的暗區為同一物品造成,與丟進流水線上的碎導光板存在關聯性(推斷碎導光板的尺寸約為13mmx15mm左右不規則形狀)。
受篇幅限制,以上僅展示了部分核心鑒定圖片與數據。如需了解更多案例,歡迎聯系質量鑒定中心工作人員咨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