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控陣探傷儀的操作步驟是怎樣的
發布時間:2025/05/21 11:44:54
發布廠商:儀景通光學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 >> 進入該公司展臺
相控陣探傷儀是一種高精度的無損檢測設備,其操作步驟需要嚴格按照規范進行,以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。以下是使用相控陣探傷儀的基本操作步驟:
一、設備準備
在開始檢測之前,首先要確保設備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。檢查探傷儀的電源、探頭連接線是否牢固,探頭表面是否清潔無損。同時,根據檢測對象的材質和形狀,選擇合適的探頭類型和頻率。例如,對于較厚的金屬材料,通常選擇較低頻率的探頭以提高穿透能力;而對于薄壁材料或精密部件,則需要選擇較高頻率的探頭以獲得更高的分辨率。
二、參數設置
打開探傷儀后,進入參數設置界面。根據檢測任務的要求,設置探頭的工作模式(如靜態聚焦、動態聚焦等)、掃描范圍、增益大小、脈沖重復頻率等參數。這些參數的設置直接影響檢測結果的質量,因此需要根據實際工件和檢測標準進行調整。例如,增益設置過高可能會導致噪聲干擾,而設置過低則可能遺漏微小缺陷。
三、探頭校準
探頭校準是確保檢測準確性的關鍵步驟。將探頭放置在標準試塊上,通過調整探傷儀的參數,使儀器能夠準確識別試塊中的已知反射體(如人工缺陷)。通過校準,可以確定探頭的聚焦位置、掃描速度和信號強度等參數是否符合要求。如果校準結果不理想,需要重新調整探頭或探傷儀的設置,直到達到標準要求。
四、工件檢測
完成校準后,將探頭放置在待檢測工件的表面。根據工件的形狀和檢測要求,選擇合適的掃描方式(如線性掃描、扇形掃描等)。在掃描過程中,探頭需要與工件表面保持良好的接觸,同時注意觀察探傷儀的顯示屏,實時查看檢測圖像。如果發現可疑信號,需要仔細分析其位置、形狀和強度,判斷是否為缺陷。
五、結果分析與記錄
檢測完成后,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。根據探傷儀生成的圖像或數據報告,確定缺陷的位置、大小和類型,并與相關標準進行對比,判斷工件是否合格。對于發現的缺陷,需要詳細記錄其位置、尺寸和性質,并在工件上做好標記,以便后續的修復或處理。同時,將檢測結果整理成報告,存檔備案。
六、設備維護
使用完畢后,關閉探傷儀,斷開電源。清潔探頭表面,避免殘留的耦合劑或污漬影響下次使用。將設備妥善存放于干燥、通風的環境中,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,如檢查探頭的磨損情況、清潔設備外殼等,以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。
https://industrial.evidentscientific.com.cn/zh/ndt-tutorials/intro/ut/
相控陣探傷儀
溫馨提示:為規避購買風險,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。